好散文
手机版
所在位置: 首页 百科知识

磷肥是什么肥料做的(磷肥的主要作用是什么)

100人浏览   时间:2025-05-03 06:43:59


一、磷肥概述

磷肥作为以磷为主要养分的肥料,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。根据来源可分为天然磷肥和化学磷肥。天然磷肥如海鸟粪、兽骨粉和鱼骨粉等,这些天然来源的磷肥富含磷元素,在早期农业中就被广泛应用。化学磷肥则种类繁多,如过磷酸钙、重过磷酸钙、钙镁磷肥、磷矿粉等。

按所含磷酸盐的溶解能性分类,磷肥可分为水溶性磷肥、枸溶性磷肥和难溶性磷肥。水溶性磷肥如普通过磷酸钙、重过磷酸钙等,其主要成分是磷酸一钙,易溶于水,肥效较快,能迅速为作物提供磷元素。枸溶性磷肥如沉淀磷肥、钢渣磷肥、钙镁磷肥、脱氟磷肥等,主要成分是磷酸二钙,微溶于水而溶于水 2% 枸橼酸溶液,肥效相对较慢。难溶性磷肥如骨粉和磷矿粉,主要成分是磷酸三钙,微溶于水和 2% 枸橼酸溶液,须在土壤中逐渐转变为磷酸一钙或磷酸二钙后才能发挥肥效。

此外,根据生产方法又可分为湿法磷肥和热法磷肥。磷肥的发展历程也值得关注,2000 年以来,我国化肥产量不断增长,磷肥行业工业总产值总体上也呈增长趋势。2010 年以来,化肥市场明显回暖,行业开工率明显上升。磷肥在植物生长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,它参与植物生命过程的光合作用、糖和淀粉的利用和能量的传递过程。同时,磷肥还能促进植物苗期根系的生长,使植物提早成熟,在结果时能使籽粒饱满。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发展,磷肥的种类和生产方法也在不断创新和改进,以更好地满足农业生产的需求。

二、磷肥的主要作用

(一)促进作物生长发育

磷肥在农业生产中对促进作物生长发育起着关键作用。合理施用磷肥,可显著增加作物产量,改善产品品质。例如,能加速谷类作物分蘖,促进幼穗分化、灌浆和籽粒饱满,促使早熟。同时,还能促使棉花、瓜类、茄果类蔬菜及果树等作物的开花结果,提高结果率。据统计,在农业生产中,合理使用磷肥可使作物产量提高 10% - 20%。以花生为例,在开花、下针结荚期根外喷施磷肥,一般可增产 15% 左右。特别是对酸性较强、全磷含量较低的土壤,根外喷施磷肥可以弥补土壤磷素养分的不足。

(二)提升作物抗逆性

磷肥能够增强作物抗寒、抗旱、抗病虫害能力,提高作物在恶劣环境下的生存能力。磷参与构成生物膜及碳水化合物,含氮物质和脂肪的合成、分解和运转等代谢过程,是作物生长发育必不可少的养分。在低温环境下,磷肥能促进作物的呼吸作用,以及对养分和水分的吸收,提高对水分的利用效率以及短暂的抗旱能力,从而增强作物的抗寒能力。在干旱条件下,磷肥能促进细胞分裂,加速根系生长,使作物更好地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,提高作物的抗旱能力。此外,磷肥还能增强作物的抗病虫害能力,使作物更加健康地生长。

(三)增加作物特殊成分含量

磷肥能增加甜菜、甘蔗、西瓜等的糖分,油菜籽的含油量以及其他作物的特定成分含量。对于甜菜、甘蔗等作物,磷肥可以提高其糖分含量,使其口感更好,经济价值更高。对于油菜籽来说,施用磷肥可以增加其含油量,提高油料作物的产量和品质。同时,在栽种豆科绿肥时,施用适量的磷肥能明显提高绿肥鲜草产量,使根瘤菌固氮量增多,达到 “以磷增氮” 的目的。

三、磷肥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

(一)根据土壤和作物选择磷肥

不同的土壤性质适合不同的磷肥品种。在酸性土壤上,如南方地区的红壤,钙镁磷肥、磷矿粉等弱碱性磷肥效果较好,因为磷肥在酸性土壤上有利于难水溶的磷酸盐溶解,能更好地发挥作用。而在中性和偏碱性的石灰性土壤上,过磷酸钙或重过磷酸钙等弱酸性且水溶性较好的磷肥更能提高肥效。

不同作物对磷肥的需求也存在差异。一般来说,豆科作物(包括豆科绿肥)、糖用作物(甘蔗、甜菜)、纤维作物中的棉花、油料作物中的油菜、块根块茎类作物(甘薯、马铃薯)以及瓜类、果类、桑树和茶树等都需要较多的磷,应优先分配磷肥。而禾谷类作物对磷的反应不如上述作物敏感,但其中玉米、小麦、大麦对磷的反应比谷子、水稻等作物好。

(二)配合其他肥料施用

磷肥与氮肥、钾肥以及有机肥配合施用能发挥更好的效果。磷肥与氮肥配合,如硝酸根离子与磷酸根离子之间虽有拮抗作用,但施用硝态氮肥时增施磷肥,可根据农作物需肥结构和土壤供肥能力做到 “量出为入”,保持营养元素平衡。对于需钾量大的作物,如果树或以块茎、块根为收获对象的蔬菜等,可在通用复合肥的基础上,适当增加单质钾肥作补充,满足作物对多种营养元素的需求。

磷肥与有机肥配合施用好处众多。一方面,有机肥中分解出的有机酸能够促进磷肥的溶解;另一方面,有机肥能够调和土壤的酸碱性、提高土壤的缓冲性,为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的活动提高能源物质,提高土壤中微生物的活性和数量,使土壤中的磷肥在高活性微生物的作用下更快、更充分地分解转化成易被作物吸收利用的有效磷,减少磷肥在土壤中的吸附量和固定量,有效促使土壤中被吸附固定的磷元素得以释放,提高土壤中有效磷的含量和磷肥的用后效果。一般情况下,对于土壤有机质含量不足 2.5% 的土壤,把磷肥与有机肥混合使用能够发挥出十分显著的增产效果。

(三)注意施肥时机和方式

磷肥的施用时机应根据作物生长需要和磷肥的特性来确定。一般来说,磷肥宜作基肥施用,在播种或移栽前,将磷肥与有机肥混合后均匀撒施于田块表面,然后翻耕入土,使肥料与土壤充分混合,确保作物根系能够充分吸收利用。也可在作物生长关键期作追肥使用,如在分蘖期、开花期等。追肥时,可将磷肥溶解于水中进行浇灌,或将磷肥与细土混合后撒施于作物根部附近。

均匀施肥非常重要,因为磷肥在土壤中移动性差,若施肥不均匀,会导致部分区域作物无法充分吸收磷元素,影响生长发育。

(四)避免过量施用

过量施用磷肥不仅无益,而且害处很多。过量施用磷肥会导致农作物从土壤中吸收过多的磷养分,促使作物的呼吸作用大大增强,从而消耗作物体内贮存的糖分和能量。还会引起土壤中锌缺乏,如过量施用磷酸钙会导致土壤中的锌与过量磷发生相互作用,产生磷酸锌沉淀,使农作物无法吸收,出现明显缺锌症状;过量施用磷酸钙镁等碱性磷酸盐肥料会使土壤呈碱性,降低锌的有效性,影响作物对锌的吸收。

过量施磷会使作物得磷失硅,造成土壤中的硅被固定,不能吸收,引起作物缺硅,特别是对喜硅的禾本科作物影响更大。同时,过量施磷会使作物得磷缺钼,影响作物对钼的吸收,表现为 “钼缺乏症”。此外,还会造成土壤中有害元素积累,如镉、铅、氟等,给人畜造成危害。过磷酸钙含有大量的游离酸,大量连续施用会导致土壤酸化;钙镁磷肥含有 25% - 30% 的石灰,大量施用会使土壤碱性加重,理化性质恶化。一般来讲,即使缺磷土壤上,每亩施用量也不能超过 40 公斤,以 30 - 35 公斤为宜。